关于开展2022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市委党校、重庆社科院,市级有关部门,各高等院校,市级社科社团、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各区县(自治县)社科联:
按照《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经研究,决定启动2022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全国“两会”、市“两会”精神,中央和市委重要文件、重大工作部署等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学术方向,着眼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良好学风深入开展研究,努力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社科研究成果,为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为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项目类别
本次项目申报分为年度项目和中特理论项目。年度项目主要资助对推进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具有支撑作用的基础研究,以及对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应用研究。年度项目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中特理论项目主要资助围绕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学理性阐释和实践经验总结,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等的研究。中特理论项目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三、学科范围
本次项目申报范围所涉学科,参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科分类执行。
四、申报要求
2022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年度项目实行单位限额申报,限额指标另行下达。各申请人所在单位在相关领域应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同时,要履行好管理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突出重点、压实责任、综合施策,着力提高申报质量,特别是要减少同类选题重复申报。
五、申报条件
(一)项目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
1.在重庆市内工作,遵纪守法,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2.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博士学位,但年龄不超过39周岁(1983年5月25日以后出生,下同)的,可申请青年项目;年龄超过39周岁,且具有中级职称的,可申请一般项目。
3.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在站博士后人员均可申请,其中在职博士后可以从所在工作单位或博士后工作站申请,全脱产博士后应从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请。
4.申请重大项目,须具有正高职称或厅(局)级职务或职级;申请重点项目,须具有副高职称或县(处)级职务或职级;申请青年项目,申请人和项目组成员年龄均不得超过39周岁。
5.申请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且不能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其他人申报的项目;项目组成员本年度最多可同时参与申报2个项目。
6.项目参加者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一经发现取消申报资格。
(二)限制申报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
1.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尚未结项的(即本《通知》发出之日未结项),申报中特理论项目的不受此限制。
2.承担各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尚未结项的(即本《通知》发出之日未结项),申报中特理论项目的不受此限制。
3.选题与项目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已立项的省(部)级及以上项目相同或相近的。
4.拟申报2022年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项目或者社会组织项目的。
5.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被终止或撤销后限制期限未满的。
6.因存在学风问题被处理后限制期限未满的。
六、申报流程
(一)申报途径
各社科单位申请人通过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申请;各区县申请人可通过所在区县社科联申请;各社科社团会员可通过其所在社团申请;其他申请人可通过所在单位申请。
(二)材料填写
1.项目申请人登录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官方网站(http://www.cqskl.com/),点击主页右侧“规划项目管理系统”在线申报。
2.首次申请的,申请人需点击“个人注册”按钮按提示注册;申请人所在单位需点击“单位注册”按钮按提示注册,并在注册后电话联系市规划办审核。申请人注册后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在系统中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填报。已注册的个人和单位无需再次注册,直接登录系统按提示和要求填报。
3.申请人在系统中填报时,年度项目的项目类型选“年度—XX”,中特理论项目的类型选“中特理论—XX”,以抗战为主题的研究项目类型选“抗战工程—XX”。
4.《申请书》“项目论证部分”和“项目论证活页”的填写,应先在系统中点击下载相应模板,按模板中的提示和要求填写后,保存成PDF文件再上传至系统。
5.申请人在“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系统”中按要求和提示全部填写完成后提交。
(三)单位审核
各申请人所在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和本《通知》要求严格把关,对申请人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填报内容的真实性进行认真审核,审核无误后提交。
(四)材料报送
1.年度项目申请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在系统中全部审核提交后,导出《申报汇总表》,并打印加盖公章,报送至市社科规划办。
2.中特理论项目申请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系统中全部审核提交后,导出《申报汇总表》,并打印加盖公章,连同1份申请书和1份活页纸质版报送至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处。
七、申报时间
(一)填报时间
各申请人应在2022年5月20日17:00前在系统中完成填写和提交。
(二)审核时间
各申请人所在单位应在2022年5月31日17:00前在系统中完成审核和提交。
八、其他
未尽事宜请联系市社科规划办;本《通知》相关条款由市社科规划办负责解释。
年度项目联系电话:67732295、67731862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3号百业兴大厦9楼
中特理论项目联系电话:67992761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桥北村270号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处
附件:1.年度项目申报说明和选题指南
2.中特理论项目申报说明和选题指南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22年4月28日
附件1
年度项目申报说明和选题指南
一、申报说明
(一)选题
1.“选题指南”包括比较笼统的方向性条目和比较具体的题目两类。方向性条目设定了研究范围和方向,申请人可据此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具体题目,申报人可从不同的视角、方法和侧重点进行选题设计,也可对题目的文字表述做出适当修改。
2.带“★”者为重大(或重点)选题条目。
3.鼓励在符合“选题指南”精神前提下,结合自己研究方向自主选题。
4.申报题目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
(二)研究类型
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和其他研究。
(三)预期成果形式
分为学术专著、研究报告和系列论文。申请者根据研究设计选择其中一种预期成果形式。
联系电话:67732295、67731862
联系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3号百业兴大厦9楼
二、选题指南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研究
★2.“两个确立”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研究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内涵及规律研究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研究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研究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研究
★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论述研究
★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要论述研究
★9.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研究
★1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要论述研究
★1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研究
★1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研究
★13.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理论的发展研究
★1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研究
★1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重要论述研究
★1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研究
★1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重要论述研究
★1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论述研究
★19.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经济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
★20.“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内涵和时代意义研究
★21.重庆乡村振兴法治保障研究
★22.川渝地区司法服务一体化协作机制研究
★23.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推动乡村振兴研究
★24.重庆基层党建与机关业务深度融合研究
★25.重庆提升党员干部共情能力研究
26.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研究
27.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话语体系生成研究
28.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研究
29.党内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地方立法的衔接研究
30.国有企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研究
31.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研究
32.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研究
33.建立健全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机制研究
34.组织工作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35.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研究
36.共同富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
37.“四史”宣传教育背景下增强青年红色文化认同研究
38.重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范管理机制研究
39.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40.“西式现代化”批判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启示研究
41.《资本论》的方法论研究
42.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和重庆青年运动研究
43.加快建设青年人才荟萃地研究
44.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研究
45.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研究
46.提升干部队伍现代化建设能力研究
47.跨流域跨区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
4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宗教工作研究
49.新时代弘扬“西迁精神”研究
50.重庆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51.重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52.重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
53.重庆数字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研究
54.重庆统一战线历史研究
55.重庆推动金融数据产业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56.重庆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57.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研究
58.加快推进新兴领域立法研究
59.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研究
60.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立法研究
61.新媒体背景下重庆“智慧普法”机制创新研究
62.渔业资源保护中行刑衔接的立法与实践研究
63.重庆地方立法评估研究
64.重庆地方性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评估清理制度研究
65.重庆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与重大行政决策机制研究
66.重庆法治乡村建设研究
67.重庆公共法律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8.重庆互联网领域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69.重庆农村地区法律顾问制度研究
70.重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71.电信网络诈骗全链条打击、一体化治理法治保障研究
72.反诈宣传社会全覆盖研究
★7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促进共同富裕研究
★74.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75.长江上游“三水”安全区间预测与协同治理研究
★76.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研究
★77.“双碳”目标下三峡库区城镇生态化建设研究
★78.“双碳”目标下重庆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研究
★79.重庆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预警与防范机制优化研究
★80.RCEP背景下重庆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81.基于金融生态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路径研究
★82.商业保险服务共同富裕目标机制研究
★83.乡村产业振兴防止规模性返贫研究
★84.乡村振兴背景下重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85.重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86.政企合作规范体系研究
★87.提升政府助企精准化机制研究
★88.重庆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研究
★89.重庆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90.重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91.重庆信用经济发展研究
9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93.成渝地区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研究
94.成渝地区要素资源市场一体化研究
95.成渝企业跨境投融资创新研究
96.“万开云”一体化发展研究
97.渝东南武陵山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研究
98.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研究
99.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演变对重庆对外开放影响研究
100.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研究
101.重庆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研究
102.重庆健全统一市场监管机制研究
103.重庆数字政府建设研究
104.重庆数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105.重庆数字经济公平竞争治理研究
106.重庆数据产权制度研究
107.助推数字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与服务研究
108.税收大数据促进精准招商机制研究
109.重庆农村集体经济“资金-资产-资源”数字化治理研究
110.重庆健全商品质量体系研究
111.重庆交易平台优化升级研究
112.重庆金融体系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113.重庆金融体系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114.重庆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研究
115.高质量发展战略下重庆保险市场供给体系研究
116.重庆投资新空间及投融资能力提升研究
117.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研究
118.市属国有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研究
119.重庆国有企业内控体系研究
120.重庆平台企业合规治理研究
121.大型涉房企业危困成因及纾困策略研究
122.重庆科技型企业培育研究
123.重庆“百年乡建”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124.重庆冰雪运动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
125.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路径研究
126.重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与路径研究
127.构建产才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128.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129.重庆山地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130.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优化研究
131.重庆市场信息交互渠道研究
132.重庆市区域智造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3.重庆县级财力长效保障机制研究
134.综合交通枢纽型公共空间风险治理研究
135.历史比较视野下的大国海外铁路建设研究
★136.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137.重庆保障粮食安全研究
★138.重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139.重庆“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研究
★14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融合研究
★14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行政执法协作联动机制研究
★142.重庆高端人才引进和保障机制创新研究
★143.重庆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研究
★144.重庆高质量构建“一老一小”保障体系研究
★145.城市互助养老的社会资源开发与整合利用研究
★146.重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147.“三孩”政策下重庆城乡托育服务资源供给研究
★148.“三孩”政策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
★149.重庆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研究
★150.“双减”背景下青少年人际关系与人格发展促进研究
★151.脱贫农民实现稳步致富研究
★152.“枫桥经验”重庆实践研究
★153.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构建研究
154.教育“双减”政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
155.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
156.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研究
157.重庆高校新文科建设研究
158.重庆高校学科专业与区域发展需求匹配度评估研究
159.重庆高校外语学科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
160.重庆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161.重庆科研项目管理全链条质量监测研究
162.重庆教师教育史研究
163.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培养研究
164.“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研究
165.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协同发展研究
166.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167.人工智能教育的伦理风险研究
168.重庆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研究
169.重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170.重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171.重庆培养国际性人才的外语课程布局研究
172.思政工作融入少先队活动的路径研究
173.重庆中小学健康教育研究
174.普惠性托育服务供需研究
175.青少年亲子疏离与抑郁防治研究
176.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发挥研究
177.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社会治理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178.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79.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构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生态文明体系中的定位和运行机理研究
180.公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激励机制研究
181.重庆志愿服务组织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
182.重庆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研究
183.重庆档案资源保护研究
184.重庆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研究
185.“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数字化研究
186.重庆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87.重庆耕地差异化用途研究
188.重庆节约用水激励机制研究
189.重庆市跨区县合作平台建设研究
190.重庆新时代人民调解机制创新研究
191.完善派驻乡镇(街道)管理体制研究
192.促进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研究
193.中印农村基层自治与公共物品供给对比研究
★194.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研究
★195.重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法治化、规范化研究
★196.成渝地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合作示范机制研究
★197.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研究
★198.重庆文物全媒体传播体系和能力建设研究
199.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及艺术创作理论研究
200.世界文化遗产风险评估机制研究
20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调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研究
202.中华文化典籍对外话语构建研究
203.中华文化物化标识系统研究
204.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
20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206.长江三峡文化研究
207.红岩精神的域外传播研究
208.重庆红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
209.重庆红色档案抢救、修复、整理研究
210.川渝红色文献整理研究
211.重庆历史文化精神研究
212.重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研究
213.重庆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研究
214.重庆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机制研究
215.重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金融支持机制研究
216.重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
217.文物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研究
218.重庆文物地图编绘研究
219.重庆文物关联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220.重庆文物数字内容新业态研究
221.重庆文物数字资源建设研究
222.重庆文物素材再造和衍生创新研究
223.重庆文物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研究
224.重庆文物知识产权多级授权体系和多元投入机制研究
225.重庆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目录研究
226.重庆建筑类革命旧址展示利用提升研究
227.重庆美术展览现状与发展研究
228.重庆先锋艺术与审美现代性研究
229.重庆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研究
230.乡村光环境设计研究
231.乡村振兴视角下公共艺术文化服务模式研究
232.重庆图书馆藏西南局《新华日报》整理研究
233.巴渝地区民族题材竹枝词综合研究
234.民国时期巴渝艺术家论著收集整理研究
235.晚清民国宣讲小说与法律关系研究
236.现代川剧演剧体系研究
237.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和传承制度研究
238.《周煌文集》整理研究
239.儒学原创期的家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240.16-18世纪的儒学西传与欧洲现代性启蒙研究
241.出土文学文献整理研究
242.从词汇史角度考《黄帝内经》各篇撰成时代研究
243.康熙《重庆府志》辑佚与研究
244.秦汉与罗马货币制度对比研究
245.清代经学与书学关系研究
246.当代日本战争反思作品译介研究
247.德语国家旅游指南中的重庆形象研究
248.基于外向型学习词典的现代汉语常用词释义研究
249.两德统一前后原民主德国作家作品研究
250.战时重庆中国共产党活动研究
251.中共中央南方局强化党员党性教育的经验与价值研究
252.《新华日报》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整理与研究(1938—1947)
253.《红岩革命历史档案文献大系》收集整理研究
254.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专题研究
255.重庆图书馆藏抗战大后方经济调查文献整理与研究
256.城口县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研究
257.中共中央南方局与大后方抗战美术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
258.抗战时期大后方的中外美术交流研究
259.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美术教育研究
260.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重庆史料整理与史迹保护研究
261.抗战时期重庆与延安的文学互动研究
262.《新华日报》诗歌整理与研究
263.抗战漫画史研究
264.抗战时期重庆科技史研究
265.中共中央南方局对沦陷区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研究
266.抗战时期重庆报刊中的统一战线研究
267.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工作研究
268.抗战时期法国大使馆驻渝档案整理研究
269.抗战时期苏联《真理报》载重庆及西南地区人民支援抗战史料整理研究
270.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被破坏的重要建筑历史研究
271.抗战大后方宗教界抗日救亡史料整理与研究
272.谢唯进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
各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及理论创新研究
附件2
中特理论项目申报说明和选题指南
一、申报说明
(一)选题
1.“选题指南”中重大(1-3题)和重点(4-13题)项目选题条目,原则上实行原题申报。一般项目可根据相关选题指南为研究方向,进一步深化选题。
2.自选题申报应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等开展研究,鼓励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内涵新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学理性阐释和实践经验总结等开展研究。
3.申报题目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
(二)项目类型
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不单设青年项目,一般项目将适当向青年学者倾斜。原则上应为理论类研究项目。
(三)项目申请人的条件
项目申请人的基本条件应符合《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及本申报通知有关规定。为鼓励和支持更多优秀专家学者积极申报中特理论项目,此次中特理论项目对申请人是否有在研社科规划项目不做限制。
(四)预期成果形式
A学术专著;B研究报告;C研究报告(或学术专著)+“三报一刊”理论文章。选择其中一类申报。“三报一刊”系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
联系电话:67992761
联系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桥北村270号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处
二、选题指南
1.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重要指示要求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原创性贡献研究 2.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重要指示要求的经验总结与启示研究 3.重庆努力发挥“三个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探索研究
4.“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和实践要求研究
5.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与“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研究
6.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研究
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
8.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研究
9.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效评估研究
10.内陆开放理论建构与重庆实践研究
11.历史主动精神的哲学阐释研究
12.意识形态领域热点舆情动态跟踪研究
13.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
14.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1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内涵研究
16.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研究
17.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8.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
19.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20.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研究
21.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建设途径研究
22.新时代筑牢优秀年轻干部初心使命长效机制研究
23.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研究
24.新时代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研究
25.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丰富内涵及评价体系研究
26.网络强国视阈下网络文化综合治理体系研究
27.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
28.乡村振兴视域下政府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技能培训研究
29.“双碳”背景下中国的国家利益实现问题研究
30.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服务民族复兴的使命与路径研究
31.重庆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研究
32.重庆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33.健全“一区两群”数字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34.重庆市数字人才评价体系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35.红岩精神与重庆文化研究
36.红岩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引领机制研究